• 全国
    [切换]
  • 4000-130-178 是金子必会发光

    教育部批准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营机构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网站介绍 > 教育新闻 >

    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体格锻炼、心理调适和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13-02-17 14:24:14
    分享:

    虽然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需因材施育,但总体而言,要让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体格锻炼、心理调适和能力培养三个方面怎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成...

    虽然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需“因材施育”,但总体而言,要让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体格锻炼、心理调适和能力培养三个方面

    怎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成功成才?这恐怕是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早在“造人”计划之初,很多父母便深感困惑的一大命题。在大多数一孩化的都市家庭,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是深受宠爱的宝贝。不少父母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自己所能给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学最好的,希望孩子身体好、学习好、能力强,成“龙”成“凤”。而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正面临着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成人病”的威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各种心理障碍也不少见,一些“拔苗助长”的培训班、辅导班让孩子无所适从,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如何缩小家长们的美好愿望与走了样的现实之间的差距?儿科专家曾其毅有话说——

    育儿支招:

    可从四方面锻炼培养孩子

    1.饮食均衡:

    多吃粗粮杂粮防营养过剩

    很多孩子日常吃得太精细,而且不加节制、经常摄入过量的热量,所以城市里的小胖墩越来越多。另外,虽然食物越来越丰富、吃得越来越好,但现代营养不良的孩子并不少见。

    “跟过去缺乏营养的年代不同,这类孩子更多是因太过挑食偏食,营养摄入不均衡所致。”曾其毅认为这与家长平时惯着孩子,喜欢吃什么就给什么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有些孩子爱吃肉、少吃甚至不吃菜,家长劝不了就随他去,结果出现营养不良或某些元素缺乏。

    “这种做法很不可取。”他提醒说,都市里的孩子要摆脱营养不良或过剩的状态,应从小培养均衡多样的饮食习惯,莫盲目追求“食不厌精”,应适当多吃点粗粮杂粮。

    2.体格锻炼:

    莫重体育运动轻体力劳动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都比较注意学生的体育锻炼,但孩子健康体格的打造,也不能偏废体力劳动。”曾其毅提醒说,适当的体力劳动能锻炼其意志和体魄,培养其责任心和爱心,体验到付出劳动、得到收获的快乐。他建议家长日常应让孩子做些家务,无论是打扫屋子、洗碗洗衣,还是种种花草、照顾小动物,都应该让孩子多参与。

    3.心理调适:

    避免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

    “目前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率逐年上涨,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关注亟须加强。”曾其毅指出,现在很多都市里的一孩化家庭,在没有兄弟姐妹的环境下长大的独生子女确实比较孤单,而父母有时忙起来也很难经常陪在孩子身边。有些家长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做什么事情也尽量顺他们的意,时间久了孩子变得任性、以自我为中心。遇到不顺心或不合意,容易产生负面心理,积累多了排解不及时,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发育,走出以自我为中心是关键一步。”曾其毅建议家长多引导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与亲友、同学进行多层面的交流和互助,培养宽广的胸怀,同时也学会及时调整心态,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4.能力培养:

    智商、情商与实践并重

    曾其毅指出,目前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辅导班,但只有少数孩子通过培养成为优秀人才,绝大多数为学而学的孩子其实根本无所适从,甚至产生厌倦心理,最终耗钱耗时耗力却一事无成。他认为,在培养好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应让孩子全面发展,再从中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并结合孩子的先天条件来设计培养计划,而莫一味地盲目跟风,人家上什么课外班,也不管适不适合就给孩子报名。

    “评估一个人的能力要看智商、情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曾其毅分析说,智商受先天影响,可通过培养兴趣、加强学习得到提高;情商则需要家庭和学校用心培养,其中知识面和人际间的交往能力是影响情商的主要因素;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也需要特别的培养和训练。如果对孩子智商、情商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能齐头并进,加上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孩子长大后成功成才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相关推荐

    走进知金| 网站地图| 广告与合作|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学籍查询| 学历查询| 学历认证
    知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电话:400-818-0011 传真:010-6317443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理工科技大厦705室
    京ICP备14053618号-4 京公网备11010802010607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文化市场举报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