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大概在我毕业两三年的时候,大学同学聚会,班上一位女生在某行分行上班刚在广州买了房,另一位女生在证券公司收入不错,当时我从第一份工作离职后,去进修外语,一位同学悄悄跟我说,大意是觉得我挺优秀的就差个好机会。
说实话当时心里五味杂陈,同时也在反思是什么让我走到现在这一步,毕竟大家的先天条件和职业起点都差不多。
这段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经历让我对于选择、职业规划有了极大的兴趣,想弄明白是哪里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否通过规划缩小差距,弯道超个车什么的。
斯蒂芬在《穹顶之下》有一句话”We are what we do”,一个小小的“do”却包含太多信息。
现在是过去认知和行动的结果,过去是现在痛苦和焦虑的原因,想要更好的结果,就得追根溯源理清思路。
01
为什么毕业五年,同学之间有了巨大差距?
1、起点不同
这个起点不仅仅是父母当多大官,赚多少钱。更多的是你生在哪里、有怎样的先天条件(智商、身体等)、受什么样的环境熏陶、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但是,家庭背景是你出生就已经决定了的,是没办法改变的因素。
2、选择不同
有人觉得西装革履、出入CBD、光彩夺目的生活是精彩的;有人把开个咖啡馆或者书店作为人生梦想;有人渴望陪在父母身边,把亲情放在首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这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3、能力不同
在拥有相同起点和选择的时候,造成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就是个人能力。
在上学的时候,同一个班级每个人上的课是一样的,书也是一样的。但最后有的人可以考100分,而有的人只能考60分。有的人会觉得考100分的同学,是那种整天泡在图书馆、只会学习的“书呆子”。但事实可能完全相反,这些所谓的学霸甚至不会在学习上花费更多时间,他们不仅成绩好,音乐、体育、艺术样样精通。你不禁感叹:他们为什么学习能力这么强?
在职场上,这种现象一样在发生:同时进入部门的同事,有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快速上手获得了领导的赏识。而有的人因为缺乏方法,没有快速适应工作节奏,常常因为落后别人而焦虑。
学习能力强的人,在这个快速变化、需要终生学习的时代,显得十分从容。
02
找准职场定位
在学校的时候,学校为我们规划了每个学期需要学的课程,作为一名学生,在被框架好的知识世界里,我们只需要被动做好“学”的任务。
一旦进入社会,职场上有千万种可能令人眼花缭乱,没有人告诉你该走哪条路,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找准自己的定位:
我适合做什么事情?
我适合朝哪个方向发展?
我该如何选择,理由又是什么?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一无所有的年纪用大把的时间去换原本不属于现在的自己但渴望提前过上的“精致生活”,到头来知道的都是哪里的酒吧精彩,什么牌子的包是新款。
可除了这些,任何工作事业上的提升的想法都没有,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于是差别就这么出来了。
你越早找准自己的定位,就越早能上升到新的层次。
03
学会自我提升
大部分人在刚接触一项工作的时候,都会有很高涨的热情,一旦能维持当下的工作就不愿意再花费时间去学习。
其实,很多人并不是不知道“做事专业”的重要性,但就是没办法静下心来积累。
我有一个学会计的朋友,刚入职的时候,她非常好学,也展现出优秀的专业素养。慢慢地,适应了工作节奏,每天的任务操作起来得心应手,用她的话来形容就是:“每天闭着眼也能把工作做好。”
她知道自己应该多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所以报名了注册会计师考试,但按部就班的工作不需要太多技能,渐渐地她也就没了动力。
直到有一天,公司准备成立一个负责上市的财务小组,而新任的小组领导需要考过注册会计师。
这也意味着在她放弃考试的时候,就已经错失了这次晋升的机会。
我们往往被看似平静的职场,看不到它背后处处存在的挑战与机会。如果你想在职场中打拼出一番事业,只能踏实对待自己的工作、用心打磨自己的技能,不断提升自我,自己才会有更多机会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