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400-818-0011 是金子必会发光

    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营机构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教育新闻 >

    自学考试考哪些内容?自考考试出题策略大揭秘!

       发布时间:2021-10-11 09:54:37
    分享:

    自考复习,往往很多同学还没搞懂试卷的考试题型,其实自考的出题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些规律往往是固定的,按照出题形式进行备考,往往可以覆盖大部分的知识点,今天我们就一起

    自考复习,往往很多同学还没搞懂试卷的考试题型,其实自考的出题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些规律往往是固定的,按照出题形式进行备考,往往可以覆盖大部分的知识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自考的出题规律吧。

    01
    命题规律

    自考命题的方式和标准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根据考试计划命题

    考试计划,就是自己报考的专业;所有需要考的科目。

    例如行政管理专业需要备考的科目中不含有高数。意味着在整个自考过程中是不会遇到这门科目。

    如果考试计划不固定,就需要大家时刻留意当年最新的考试计划。

    第二种:根据考试大纲命题

    如果说上面第一种是入门,那第二种就是命题标准的关键环节,也就是各门学科的考试大纲。

    自考大纲是对试卷题目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官方材料,通俗点说就是:

    考纲上有的试卷上有的,叫正常;

    考纲上没有试卷上有的,叫超纲;

    考纲上有试卷上没有的,咱不背也没关系。

    02

    自考考试大纲
    自考考什么?是考试大纲决定的!考试大纲可以分两个部分:
    ① 知识点
    ② 考核方式:识记、领会、简单运用、综合运用。
    从知识点出发,利用考核方式进行提问。

    03

    自考命题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所以在开始备考阶段,大家可以从自考往年真题的试卷结构知道试卷上的每种题型,也就是每个题型下有多少题,每一题占多少分。

    然后粗略估算真题的整体难度,并且能够针对某些试卷特点进行针对性复习。

    每一份试卷里面还有一个隐藏的信息,那就是知识分布,整张试卷的知识分布其实是会控制在一个固定的范围之内的,以章节为单位。

    一般知识的分布往年都是呈静态的,且根据每个章节的内容量和重要程度各有不同,所以就会出现“重点章节”,相信大家都懂的~

    那自学考试的试卷是由谁命题的呢?

    一个是国家级命题,一般是公共课。

    一个是省级命题,大部分都是专业课。

    由于专业性比较强,所以出题人也比较固定,这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出题的重复率较高,毕竟老师也是人,人的知识量是有限的。

    咱们作为考生,最关心的就是“题目”,那是实实在在跟分数有联系的。有参与过自考命题的老师曝过行业内幕:“命题的工作迟早会被机器人替代掉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不难发现自考题型是相对固定的,甚至某些科目出题的重复率偏高,几乎可以判定自考的出题就是根据选题模型在一个题库里面抽取题目。

    题库的大小就决定了出题的重复率,题库量越少,重复率越高,反之重复率低。

    由于自考性质以及其他客观原因,题库的更新频率不会太高,至少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很大的更新。

    通过以上分析最后咱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考试大纲不改版,自考历年真题是很重要的。

    04
    真题重复率

    自考考试有一个不太明朗的规律:论述题和选择题换来换去考!

    什么意思?论述题考过的题过几年变成选择题出一出,选择题考过了放到案例里当一个小问题。今年考过的,过两年又出,同样前年考过的今年也可能跟着考。

    当然专业课的试题重复率没有那么高了。因为专业课的专业程度比较深,整整一本书都是重点,要考的东西很多。

    但是高频考点还是有的!三年考两次这种的高频!说明这些知识点在出题人眼中很重要,每年参加考试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重点恒久不变!

    所以自考不管怎么考一般都是换汤不换药,也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难。把握命题规律,认真备考。

    复习好的同学,至少70%的题目是能拿到分的,这足够过关了。最后也祝愿所有参加10月自考的小伙伴们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标签:

    学历提升        
    走进知金| 网站地图| 广告与合作|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学籍查询| 学历查询| 学历认证| 网络教育专升本
    知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电话:400-818-0011 传真:010-6317443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理工科技大厦705室
    京ICP备14053618号-4 京公网备11010802010607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文化市场举报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