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400-818-0011 是金子必会发光

    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营机构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教育新闻 >

    成考报名的要求有哪些? 报名流程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9-23 09:46:21
    分享:

    成人高考属于国民教育,报名条件对考生的年龄、学籍、学历、健康状况等有严格的规定,还对考生的报名户籍地、报考专业有着严格的限制。尤其

    成人高考属于国民教育,报名条件对考生的年龄、学籍、学历、健康状况等有严格的规定,还对考生的报名户籍地、报考专业有着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想要报考医学类专业的考生,不仅需要专业对口,还要提供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

    成考的报名要求

    一、年龄

    一般来说,考生应满18周岁才能报名参加成人高考,具体年龄规定详见所报省份教育考试院公布的要求。

    二、学籍

    考生不能有在校学籍,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中等学校在校生一律不得报考。

    三、学历

    考生报考的招生层次不同,报考的学历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1、高起点。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考生可以报考高起本或高起专。

    2、专升本。具有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本科结业证书或以上证书的人员可以报考专升本。

    四、健康状况

    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的学习。

    五、特殊类考生

    医学类专业考生、外地考生和外国侨民除了需要满学籍、学历和健康状况等要求外,还有其他特殊的规定。

    (一)医学类专业考生

    1、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成人高校医学门类专业的考生应具备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

    2、专业要求。考生报考的专业原则上应与所从事的专业对口。

    3、工作经验。报考医学门类其他专业的人员应当是从事卫生、医药行业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

    (二)外地考生

    根据规定,参加成人高考的考生应当在户籍地当地报考,若考生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需要在外省进行成人高考报名,须提供在当地工作生活的证明,一般情况下,教育考试院要求考生提供当地居住证,但不同省份略有差异,具体要求详见所报省份教育考试院的规定。

    (三)外国侨民

    在中国定居并符合其他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须持有所报省份公安机关核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外侨居留证》才可以报考该省成人高考。

    成考的报名流程

    1.登录报名网站主页。

    2.阅读《注意事项》,了解报名信息,查询招生计划。包括:

    (1)报名、考试及录取的有关规定;

    (2)网上报名的详细步骤;

    (3)通过“按院校查询计划、按专业查询计划”查找自己所选报学校及专业的代码。

    3.单击“新用户”按钮,了解报名有关规定和要求。阅读完有关规定后,点击“我已了解”进入“考生基本信息”页面,详细填写考生基本信息。

    4.填报个人信息。考生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重要信息。一个身份证号只能报名一次,一个电话号码只能对应一个身份证号。现场确认时不得更改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

    5.填报院校志愿。考生可直接输入自己选报的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若不熟悉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可点击“查询”按钮,使用“专业代码选择工具”填报志愿。点击选定的专业,再点击选定的专业行的“选择专业”即可。

    6. 选择现场报名确认点并预约现场报名确认时间。可点击“预报名人数查询”了解各现场报名确认点不同日期预约考生人数,选择人数较少的日期预约现场报名确认。

    7. 提交报名信息,获取网报号。志愿信息填写完毕后,输入图形校验码,点击“保存信息”按钮,提交报名信息。此时系统会显示“信息录入成功”,提供给考生本次网报的网报号,并提示考生输入密码。网报号是考生以后登录、浏览、修改网上报名信息及办理现场报名确认手续的唯一标识,考生务必牢记自己的网报号和密码。 为了保证考生信息不被他人恶意修改,考生完成网报流程后务必点击“关闭窗口”退出系统。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文章内容非院校招生宣传广告,请以院校官方发布的通知为准。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标签:

    学历提升        
    走进知金| 网站地图| 广告与合作|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学籍查询| 学历查询| 学历认证| 网络教育专升本
    知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电话:400-818-0011 传真:010-6317443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理工科技大厦705室
    京ICP备14053618号-4 京公网备11010802010607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文化市场举报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