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有“中医味”的人才
“高校最为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而要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就需要具备一流的教育理念、一流的师资团队、一流的管理服务、一流的办学条件。”全国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严世芸说。
上海中医大的两大学科——中医学和中药学此番入选“双一流”。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已牵头双一流大学建设领导小组,集全校之力调动资源开展建设。学校将开展以国医大师裘沛然命名的“沛然计划”卓越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承与创新结合;实施“未来名医”高层次人才培训项目,提升中医临床能力;建设“优才学院”,打造中医药特色通识教育平台。
推动中医药更快“走出去”
“纵观世界范围内的一流大学,国际化都是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国际化,传统医学也需要国际化,这对中医药院校提出了双重要求。”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认为,中医药学科是中国高校独有的学科,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中医药除了在教育、科研、医疗领域开展对外交流,还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优质载体。
上海中医药大学承担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秘书处工作,目前该委员会已成功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22项,在研制标准40余项,同时大学还领衔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ICD-11传统医学部分》的项目工作,首次将中医药为主的传统医学体系纳入国际疾病分类大家庭,为中医药的全球化发展赢得主导权和话语权。
学校坚持中医走出去,积极探索海外中医中心教育、医疗、保健、文化、科研、产业 “六位一体”的发展之路。除了与国际知名大学、机构开展合作在海外建立“中医中心”“教学中心”和“太极健康中心”外,还建立海外教学基地与孔子学院,探究中外联合办学模式、开发国际中医课程。
要办“世界一流”的大学
当前,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法》也正式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上海中医大校长徐建光说,到本世纪中叶,学校要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
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城市的大背景下,学校推进全球高端中医药中心和人才的集聚,打造中医药标准、决策、咨询、研究、文化等国际平台,组建国际联合实验室,提升中医药科研水平。同时,学校重点打造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专业智库——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心,为中医药国际化“一带一路”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