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今年的热门新闻:安阳工学院玩文法学院的一名学生,在校期间狂揽65证书,曾有很多成功的社会实践经验。但是在他即将毕业时,投了50多份简历,依然没有收到面试通知。
这一爆点引起了求职者的就业吐槽,再一次将求职路上学历和能力对立起来。
先说说为啥"证书" 展示出来的能力得不到重视?
一句话,就是证书没有学历那么有公信力,证书充其量是个宣传效果,而不是保证。
换个角度,看看企业是怎么从简历中挑人的?
HR每天要面对几百甚至上千份的求职信,一份简历能看上超过半分钟,已是莫大的荣幸了。你说,半分钟浏览简历,最看重的是什么?国家承认的学历与专业,那是标配;其实学校的成绩与能力;最后才可能是证书(证书也有可能面试才会看)。就是直接看那"65个"证书,每个看30秒,一份简历的时间都用完了,写上去的人反而落下个很忙很傻的印象。
看懂+顺眼,简历才有机会被放进备选的文件夹中,其余统统清空。
再说说为啥不能以能力优先?
粗糙甚至有些粗暴式的招聘方式,往往让求职者诟病,纷纷羡慕说看看人家发达国家看的就是能力而不是学历。
对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说法,只能回敬一句话:放到我们国家的大环境中试试。
确实国外有想当的耐心完成对一个员工的考量,甚至对一个已入职的员工接着进行工作质量观察,考量期甚至会长达七个月。
七个月啊,这在国内赶上一个招聘季了,况且这一流程套到700多万个毕业生的头上……想想吧……
相比之下,我国的教育是成体系的,庞大的教育资源管理工作量换来了毕业生与社会的劳动交换。一纸文凭绝对不是纸那么简单。
所以,小伙伴们,该上课就去上课吧,没有课上创造条件也要去上。别到时候进入社会让"文凭"成为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