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招生规模,刘震说,今年,清华大学整体招生计划预计与去年持平,但清华大学今年的招生政策亮点频现。简单而言,可以用三个关键字来理解。
第一个关键字是“大”。
“大”指的是大类招生管理和培养。学校将纳入本科招生的49个专业整合为16类,包括机械、航空与动力类、自动化与工业工程类,能源类、经济金融和管理类、计算机类等。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将会按照专业类来填报。
第二个关键字是“新”。
“新 ”有两层含义,一是今年学校新增两个本科培养项目,比如社会科学学院新增了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方向,外文系与世文院共建的世文班加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二是学校今年新增2个本科专业,包括土木类的交通工程专业和建筑类的风景园林专业。
第三个关键字是 “更”。
用“更”来理解今年清华的招生,是指清华长期不懈地进行着内外部宏观环境的营造。刘震表示,更创新的清华,推进大类培养,将49个本科专业整合为16个大类专业。强化通识教育,为创新人才培养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设立“开放交流时间”(Open Office Hour),包括校长书记在内,教师们每周固定时间接待学生自由咨询,缩短师生距离,让师生在面对面交流中迸发思想火花。
更国际的清华,2016年9月10号,旨在培养未来世界领导者的苏世民学院正式开学,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分别发来贺电。学校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微软公司控件的全球创新学院,招收了首批学生,也与瑞士日内瓦大学开展了全面的合作。学校在日内瓦建立了培养和输送中国大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与就业的基地,同时还推动了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米兰共同打造中意设计创新基地,启动建设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全面提升学校在前沿创新,国际合作和高端人才培养方面的水平。
更人文的清华,推动文理渗透,培养更多能够真正肩负未来使命的优秀人才。人文清华讲坛开启一年多以来,包括文学家格菲,国学家陈来,社会学家李强,伦理学家万俊人,礼学家彭林,思想史家汪晖,国际关系权威专家阎学通等一批清华知名学者在讲台上分享卓见,让清华新的人文之光照耀校园、辐射社会。
刘震说,无论是“大”“新”还是“更”,都代表着更好的清华,更好的清华期待最优秀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