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桥头堡”,强化工作统筹指导。学校党委常委会每年专题研究就业工作,明确各学院书记院长为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形成学校统筹、学院主导、部门配合、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制定就业工作管理办法、创业基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交叉检查、常态调研、定期交流、反馈评价等机制。每年召开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每两周召开毕业年级辅导员就业工作例会,做到及时通报、重点分析、有效解决。
当好“引路人”,贴心开展指导服务。编印《走向职场——研究生就业创业案例评析》《就业先锋汇》《创客英雄志》《毕业生求职攻略》等文册,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择业观、创业观。打造“职规零距离”、“职要有你”、“简历诊室”、“面试驿站”等品牌活动,实现新生职业测评和毕业生就业辅导全覆盖。设立专项资金表彰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近三年共评选表彰270余名服务西部和基层的优秀青年志愿者。
做好“联络员”,暖心开展就业帮扶。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台账,区分不同困难类型,动态跟进学生就业情况,2016届受就业帮扶的毕业生就业率达92.97%。各学院组建包括院领导、专业教师等在内的帮扶团队,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能力提升、就业心理辅导和经济资助等。举办能力提升训练营,引导学生做好求职准备、提升求职技能,近三年共有 1000余名就业困难学生参训。不定期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座谈会,对少数民族学生做到谈心交流、学业指导、求职指导、就业信息提供“四个全覆盖”。发放家庭困难毕业生求职补贴,确定专项账户、专门流程、专职人员,近三年共有960余名学生受益。
建好“加油站”,校友反哺助力增色。在全国24个省份建立异地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面试培训、住宿、信息收集等帮助,并推荐人力资源专家等建立学校就业创业导师库。举办“创新创业大讲堂”、“大法官论坛”、“大检察官论坛”、“律师论坛”等活动,每年组织校友单位专场招聘会,近三年举办论坛活动70余期,提供工作岗位3000余个、帮助500余名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