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正在带动教育理念的变革,有效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充分满足了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促进教育公平具有特殊意义。
作为《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一个重要内容,福建省将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引擎”作用,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
夯“基石”: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支撑能力
近年来,福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完小以上中小学中,网络接入带宽在10兆以上的占学校总数的92.5%,83.2%的班级拥有“班班通”设备。“十三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完善网络条件下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实施农村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工程。为全省4683所完小以上农村中小学接入20兆宽带网络,5年内宽带接入费用全部由省财政承担。在此基础上,各市、县(区)、学校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提高学校网络出口带宽,到2020年全面达到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10M,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5M,有条件的教学点接入带宽达4M以上。
——实施福建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支撑工程。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3亿多元,为全省完小以上中小学尚未配备“班班通”的班级配齐设备,力争2016年底全面实现全省完小以上学校所有班级均拥有多媒体教室。
搭“舞台”:
推进资源建设,扩大覆盖面
福建省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合作运营”的方式,已建成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开展资源建设,推动“学习空间人人通”,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推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快探索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模式,有效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省级基础教育信息化专家库,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发资源、提供服务,开展“一师一优课”“名师网络工作室”等活动,加快建设具有福建省特色的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形成人人参与建设、不断推陈出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局面。
——推进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用户数据、资源数据、应用数据等相关标准,构建上联下通,面向全省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推进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集成网络教学、资源推送、学习生涯记录等功能,融合网络学习空间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教研模式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实现教师教育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家校互动等功能。力争到2017年底实现所有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全部拥有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2020年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化。
修“内功”:
融合创新,推进均衡发展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求,“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要强化深度应用、融合创新,大力提升信息化在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中的效能。
——建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支撑体系。加速推广“中心学校带教学点”“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抓好“名校课堂”“名师课堂”,以名校、名师带动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推动高质量的教育公平。到2020年,覆盖到全省所有中小学校,能够为多种形式教研活动提供有效支撑,支持校本研修、校际合作以及城乡学校同步备课与上课。
——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培训体系和教师主动应用机制,实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专项培训和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项资助计划。2017年前基本完成全省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将大力探索以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机制,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