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400-818-0011 是金子必会发光

    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营机构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教育新闻 >

    同济大学同名同姓同分新生入学

       发布时间:2016-09-06 11:26:00
    分享:

    金秋九月开学季。这两天,同济大学迎来了9446名新生。同济大学用大数据为其中4075名本科新生描绘了一份新生档案,新生中名为“王超”的最多,有4名同学,高居姓名热门榜榜首。而在这

    金秋九月开学季。这两天,同济大学迎来了9446名新生。同济大学用大数据为其中4075名本科新生描绘了一份新生档案,新生中名为“王超”的最多,有4名同学,高居姓名热门榜榜首。而在这群“小鲜肉”中,有一对充满巧合的同济新生,他们都来自湖南长沙,都叫“苏宇轩”,高中同班同寝,高考分数也相同。

    同济大学同名同姓同分新生入学

    同名同姓同班同寝考生同分入同济

    在4日前来报到的同济大学新生中,有一对充满巧合的小伙伴。他们都来自湖南,且同名同姓,都叫“苏宇轩”,高中都毕业于湖南师大附中1303班,且同寝室。高考考分相同,甚至不约而同的,连来上海报到的航班也相同。

    这对阳光的大男孩并非双胞胎,而是父母在起名时因为“器宇轩昂”一词而想到了一块儿。两人在初中就已相识,同校不同班,到了高二文理科分班时,两个人成为同班同学。由于寝室按字母顺序分,两个人自然而然成为了室友。

    今年高考,两人都考出了645分的高分,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两个人的第一志愿都是报考的南京大学,第二志愿都是同济大学,最终两人都被同济大学录取。开学日期临近,两名“苏宇轩”各自开始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准备,不约而同的,他们都选择了乘飞机去学校报到。结果,他们订了同一天的同一个航班。

    如今不仅两位“苏宇轩”是学习与生活中的好伙伴,双方的家长也成为了在孩子教育与生活问题中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没有戴眼镜的大苏宇轩比小苏宇轩大3个多月,出生于1998年9月,喜欢排球、足球,被同济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录取。戴眼镜的小苏宇轩出生于1999年1月,喜欢排球与推理游戏,被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录取。

    两位“苏宇轩”来到同济后,对热情洋溢的迎新“小红帽”与美丽的同济校园赞不绝口,更对同济大学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生活充满了期待。而在听说了两位“苏宇轩”的奇妙故事后,同济大学校友会还各赠与了两位同学一套同济T恤,让他们兴奋不已地在“校友之家”留下了在同济的第一张合影。

    大、小“苏宇轩”说:“我们从前就是很好的朋友,来到同济后会继续我们的友情”、“不只要继续当朋友,还要当对手,我们希望在大学度过紧张与充实的青春”。

    同济新生爱起名“王超”

    大、小苏宇轩并非2016级新生中唯一的同名同姓者,据不完全统计,在新生们当中,有4位名为“王超”的同学,重名达到3人的则有“陈浩然”“刘宇”“吴越”“张琦”“张宇”等名字。土木工程学院中就有2对重名:分别是齐晨旭(分别来自山西、河北的2位男生)与张佳琪(分别来自江苏、宁夏的2位女生) ;此外还有分别来自安徽阜阳、安徽滁州的2位名为“张帅”的男生同时被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录取。

    而在同济特意用大数据描绘出的新生档案中,此次入学的本科生中共有339个不同的姓氏,其中,王、李、张、陈、刘成为五大姓氏。

    在本科新生姓名中,“昊” 字独得恩宠,出现在了15位同学的名字中。另外,磊、琳、宇、涛也成为取名字的热门备选词。“小鲜肉”名字的热门组合方式前五名分别为:浩然、宇轩、浩宇、心怡、泽宇。

    今年同济男女生比例如何?数据显示,这几年,同济女生比例正在逐步走高,今年男女比为5:3,这也意味着同济正慢慢变成男女比例平衡的大学。

    “小鲜肉”到底有多“鲜”?大数据显示,今年的学生主要集中在1998年出生,零零后的同学增加到了17名,而去年则只有1人。从生源地来看,农村生源为876人,占到了所有学生的21.8%。民族上看,也十分丰富,有36个民族之多。

    哪些学院人气最旺?据了解,今年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依旧人数最多,有482名新生,土木学院紧随其后。音乐表演班人数最少,只有17名新生。

    标签:

    同济大学         同分         新生        
    走进知金| 网站地图| 广告与合作|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学籍查询| 学历查询| 学历认证| 网络教育专升本
    知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电话:400-818-0011 传真:010-6317443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理工科技大厦705室
    京ICP备14053618号-4 京公网备11010802010607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文化市场举报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