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体制机制,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以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深化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时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出台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和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意见。实施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成立创新实验学院和右任书院,试行学业导师制和弹性学分制。建设《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与人生规划》等创业基础课、就业创业指导课、创新创业实践课80余门并纳入学分管理,规定必修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8学分。改革教学方法,修订课程质量标准、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和教学奖励条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尔雅通识课、慕课100多门,实现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搭建实训平台,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实施“精英培养计划”和“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联合有关企业开设“精益创业”训练营。以“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为重点,构建“国家—学校—学院”三级训练体系。聘请具有实践经验和国际视野的创业导师150余名,对实训项目进行全程指导。四年来学生依托实训项目发表论文420余篇,获国家级竞赛奖励近500项,获批专利210个。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开展生物学、动物生产学、植物生产学、生物技术等综合实习,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优化服务体系,助推项目孵化成长。出台加强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每年列支750万元专项经费,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开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5000平方米创客空间和创业孵化园。面向创业学生开放教学、科研、推广实验室、试验示范站(基地)资源。与山东省烟台市、陕西省中小企业局、陕西省创业促进会、杨凌示范区等共建创业孵化基地。对学生创业企业进行“一对一”指导,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技术培训,协助做好专利申请、技术鉴定、成果交易、风险融资等服务工作。构建“种子资金+孵化资金+创业资金+风险投资”的扶持模式,助推优质创业项目孵化成长。